AGAMES 討論區

標題: [轉貼] 樂譜入門之音符時值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godzilla    時間: 2008-4-20 19:08:36     標題: [轉貼] 樂譜入門之音符時值

音符時值也稱為音符值或音值,在樂譜中用來表達各音符之間的相對持續時間。表達方式如下:

音符的各部位。「符頭」的色彩與形狀。
「符桿」與「符尾」的出現或消失。
與音符時值持續相等時間的無聲狀態,則是由各種不同的休止符來表達。

音符的各部位。


紐姆記譜法

在格列高里聖詠(拉丁文:Cantus Gregorianus;名稱來自格列高里一世)早期的手抄樂譜中,音符的符頭有許多不同種類的形狀,符桿的出現與否也不固定。音符本身並沒有紀錄持續時間的長短,但是已經使用附點來作為增值方式。這種樂譜是現代五線譜的前身,稱為紐姆記譜法(英語:Neume)。

到了13世紀時,聖詠有時會以節奏調式(英語:rhythmic mode)來表現,這類音樂已經出現多個不同節奏的聲部,不過仍然沒有像現代音符一樣,以音符的形狀來表達音符時值。


有量記譜法

大約在1250年,科隆的佛朗哥(英語:Franco of Cologne;一名教士)發明了有量記譜法,利用不同的音符來表達持續時間的變化,在他的方法中,各種音符時值之間的關係是不固定的,通常是3:1。而且在13世紀時期,3:1是最主流的比例。

1320年,法國人菲利普·德·維特裡(Philippe de Vitry)在著作《新藝術》(Ars nova)中,定下了2:1的比例,並且使之與3:1比例擁有同等地位。14世紀之後,法國出現了四種具有表拿音符時值能力的音符,分別是:倍長音符、長音符、短音符、小音符與最小音符。

1450年左右,「白色有量記譜法」(英語:white mensural notation)取代了「黑色有量記譜法」,也就是所有的音符時值是以白色的符頭表現。

到了大約1600年,已經廣泛採用了現代的音樂記譜系統,不過舊有的記譜方法仍然有人使用。


符號與名稱

音符時值並不是表示一個音符的絕對時間長度,而是用來使人了解它與其他音符之間的相對時間長度。在下表中每個音符的持續時間,都是下一個音符的兩倍長度。



各音符的相對時值。



各休止符的相對時值。


各種時值的音符與連音符的比較。中間直線所分隔開的兩個部分,擁有相等的持續時間。


音符中文名稱休止符中文名稱時值
(四分音符 = 1)
長音符長休止符16
短音符 / 二全音符二全休止符8
全音符全休止符4
二分音符二分休止符2
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1
八分音符八分休止符0.5 (1 / 2)
十六分音符十六分休止符0.25 (1 / 4)
三十二分音符三十二分休止符0.125 (1 / 8)
六十四分音符六十四分休止符0.0625 (1 / 16)
一百二十八分音符一百二十八分休止符0.03125 (1 / 32)


變化

短音符有許多各種不同的版本,從右圖可以看出。而長音符若是放置在一首曲子的最後,可能是用來表示一個沒有明確長度的持續時間。

當符桿出現時,可能會插在符頭的上方(右側)或是下方(左側,除了長音符之外)。通常音符在五線譜的中間或是上半部時,符桿會以插在符頭下方的形式出現;反之則會出現在符頭上方。此外,不論音符與符桿的位置如何,符尾都會在附加在符桿的右側。

當兩個或兩個以上擁有符尾的音符連續出現時,符尾將會以連線的方式表現,這種音符稱為連音符,如同下圖一般。連音符通常只會出現在拍子相同的小節之內



短音符的各種變形


連音符與附點音符。


修飾

音符可以利用附點的方式使其增值,也就是增加音符的持續時間,附點之後的音符稱為附點音符。每加上一個點,就表示將音符原先的持續時間乘上1.5倍;因此若是加上兩個點,就是1.75倍;三個點就是1.875倍,以此類推。

如果要將一個音符等分成三個或更多的部分,使用連音。若是要分成不相等的部分,則使用搖擺音符(英語:swung note;可以用來表達先增值後減值的一對音符)與不平均音符(法語:notes inégales)。


[ 本帖最後由 godzilla 於 2008-4-20 19:10 編輯 ]
作者: 【夜牡丹】    時間: 2008-9-15 01:04:46

一百二十八分音符會彈死人=-=




歡迎光臨 AGAMES 討論區 (http://061244113049.ctinets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