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GAMES 討論區

 找回密碼
 快速註冊
搜索
查看: 1447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[轉貼] 音樂家莫札特 [複製鏈接]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帖子
5052
EXP
6727 點
金幣
6300 個
好友
0
註冊時間
2008-3-21
跳轉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表於 2008-3-25 13:01:48 |只看該作者 |倒序瀏覽
有音樂神童之稱的莫札特

莫札特(Wolfgang Amadeus Mozart,1756-1791)是一個天才音樂家。他的音樂才華在極為年幼時已表露無遺。他於1756年 1月在奧地利出生,父親也是一個音樂家,故莫札特自幼已接受父親的音樂訓練。四歲時,莫札特已開始作曲,稍後他的父親便開始安排他四處巡迴演奏,在巴黎、 倫敦、阿姆斯特丹、法蘭克福等大城市表演,莫札特亦由這時開始聲名大噪,受到各地的貴族、皇室人員及主教的歡迎及讚譽。

當時莫札特每天演奏兩場是平常的事情,他要整天乘坐馬車,奔走於各演出場地之間。各貴族要預先在多天出前作出邀請,才能邀約莫札特在他們的宴會或私人音樂 會上演奏。一七六四年時,只有八歲的莫札特已完成他第一首的交響樂曲,年僅十二歲時,莫札特已寫下了一部歌劇 《La Finta Semplice》。莫札特的父親為兒子在歐洲建立了極高的知名度,但由於開始成年的莫札特與薩爾斯堡主教不和,莫札特並未能愉快地任職宮廷樂師的職位。

一七七七年,莫札特與母親一同離開奧地利,前往其他市找尋工作。由於莫札特年輕而具有超凡的才華,受到年老宮廷樂師的嫉妒及排斥,王室貴族雖然十分欣賞他 的才華,但莫札特仍然遭受拒絕。此外,他的母親也在旅途中病逝,莫札特只好返回奧地利暫時任職管風琴師。後來莫札特再度離開故鄉前往維也納。

在維也納,莫札特與韋伯(Carl Maria von Weber)的堂姊康斯坦茨(Constanze)墮入愛河,莫札特不理會父親的反對,與康斯坦茨結婚,並在熱戀時完成歌劇《後宮誘逃》(The Abduction from the Seraglio),在當時,這是一部革命性的歌劇,因為莫札特一改以往歌劇的傳統,樂曲不採用意大利文而改用德文唱出,而且亦要求演唱者同時扮演角色, 建立了歌唱與戲劇結合的歌劇形式。莫札特在維也納居住的數年間,花了不少時間鑽研巴哈和韓德爾的音樂,同時寫下了不少成功的作品,如著名歌劇《費加洛的婚 禮》(Le Nozze di Figaro)、B大調鋼琴協奏曲,作品編號450、c小調彌撒曲等。當時最著名的音樂家海頓(Joseph Haydn)與莫札特成為好朋友,並曾經稱許莫札特是他所知的最偉大的音樂家。其後,莫札特另一齣歌劇《唐喬凡尼》(Don Giovanni)在布拉格首演,更得到空前成功,可是,莫札特的身體健康情況已漸走下坡,一七九一年七月的某一天,一位陌生訪客帶來了一封匿名信件,寫 信的人希望委託莫札特為他的妻子撰寫 安魂曲,正受病患折磨的莫札特感到這是地獄使者來召喚他離去的訊息。儘管莫札特竭力希望完成這首作品,但他始終不敵病魔的糾纏,在一七九一年他的三十六歲 生日前辭世了。未完成的安魂曲便由他其中一個學生 Sussmayr 整理他的手稿並補充完成。享年只有三十五歲的莫札特,由於家境貧困,死後只被草草埋葬在貧民墓區中。

莫札特在世雖然只有三十五年,但他留下的作品卻超過六百件,包括約四十多首交響樂(準確數量不能肯定)、五首小提琴協奏曲、二十七首鋼琴協奏曲、其他樂器 的協奏曲(如:長笛、法國號、巴松管等)、十八首彌撒曲、安魂曲(未完成)、著名歌劇、三十多首小夜曲、室樂及鋼琴奏鳴曲等。
Alta Multimedia - OnlineGames:http://www.alta.hk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快速註冊

Archiver|手機版|AGAMES 討論區

GMT+8, 2024-7-1 02:11 , Processed in 0.040456 second(s), 1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

© 2001-2011 Comsenz Inc.

回頂部